深度|常态化疫情防控对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带来哪些影响?
今日看点
当前,我国进入到了“常态化”防疫时期,吉林舒兰、新疆乌鲁木齐、辽宁大连等地相继出现了本土确诊病例,国际疫情蔓延态势也没有明显改观,可以预见,疫情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大类从领域上来说属于文化相关领域;从类别上来说,属于第九大类,具体包括文具制造及销售、笔墨制造、玩具制造、节庆用品制造以及信息服务终端制造及销售等5个中类以及15个小类。文章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以及部分机构研报数据来分析上半年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大类的整体表现与细分行业的发展情况。
图1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大类(图片来源于国本文化书院)
一、整体向好,文化消费终端生产降幅收窄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趋于好转。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19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2%。其中,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大类实现营业收入7399亿元,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18.4%。
图2 2020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助力文旅企业平稳渡过疫情关键时期。中央层面上,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助力文旅企业纾困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通过采取一系列金融扶持措施,助力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促进企业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中国工商银行为文化和旅游行业提供1000亿元新增授信额度,对受疫情影响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坚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临时性税收政策《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提到,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地方层面上,多省市出台了疫情期间对文旅企业的帮扶措施、政务服务文件。如北京市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文化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为相关企业做好续贷服务;上海市在《全力支持服务本市文化企业疫情防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疫情防控期间,电影剧本、出版物、文化演出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网通办”。
另一方面,“互联网+文化”新业态逆势上行,线上文化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2.2%,比上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上半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视频直播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增长点。
二、喜忧参半,行业之内呈现差异化发展
1
文具制造:订单减少库存骤增
疫情之下,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的学生都在家上网课,学校周边的文具店也无人问津,办公室白领们在家远程办公,文具消费需求降低。相关数据调查显示,2020年上半年文具的经营业绩预期较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了25%左右。此外,疫情打乱文具企业原本的市场规划和部署,延迟复工复产导致库存产品和原材料的堆积问题,巨大的库存压力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后期经营。如何处理库存问题也让文具企业犯难。最后是各类文具展会取消或延期。每年参加国际、国内的文具行业展览会或者轻工产品展览会的企业不下1000家,很多企业通过参展获得大量订单和收益。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500多个展会取消或延期,而大部分的展会也并没有说明延期的具体时间,让重度依赖展会获取订单的企业失去了主要业务来源。
2
笔墨制造:疫情与反倾销叠加
上半年笔墨制造企业整体表现不佳,一方面,出口量与企业营业额双双下跌。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笔及其零件出口总额达到了10.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8%。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6月对215家规模以上制笔企业统计结果分析,制笔行业营业收入70.44亿元,同比下降7.87%。另一方面,疫情与反倾销影响叠加,笔墨制造受到双重打击。行业在遭受疫情影响的同时,世界各国加紧对中国笔类产品出口发起反倾销,继2018年巴基斯坦对中国铅笔反倾销之后,2019年巴西也对中国出口铅笔发起反倾销调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美国、土耳其等5个国家对中国笔类产品发起反倾销,今后国际上对中国笔类产品的反倾销可能会经常化。
3
玩具制造:下跌收窄出口受阻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玩具生产国和消费国。据Euromonitor统计,2019年我国玩具零售规模约837亿元,同比增加5.93%,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速,且儿童平均玩具消费额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图3 2014-2019年中国玩具市场规模情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数据来源:Euromonitor统计)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玩具出口连续负增长,1-2月同比下降25.7%,3月下降16.1%,4月下降13.5%,5月下降11.8%,6月下降9.1%,从数据看,情况有逐步向好趋势。原定于3月份召开的深圳国际玩具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近半年后,已确认于8月6日至8日重新开展,作为今年国内首个举办的大型国际玩具专业展览会,将为玩具业复工复产后活跃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此外,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客不断鼓吹制造业回归,日本积极鼓励企业回迁,印度开始抵制中国制造企业,“制造业去中国化”思维甚嚣尘上。具体到玩具行业,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孩之宝、美泰等部分美资跨国品牌公司已有计划把中国企业的部分订单逐步转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这样的计划能否成功尚有待观察;而印度则大幅提高了玩具进口关税并制订严苛的玩具进口条件,政治因素叠加贸易保护主义和市场需求下行,将使中国玩具出口企业争取订单时面临更多困难。
4
节庆用品制造:政策趋紧行业下行
我国是烟花、爆竹出口大国。近年来受环保政策趋严和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我国烟花、爆竹出口呈现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烟花、爆竹出口进一步下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烟花、爆竹出口数量为13.10万吨,同比下降了26.1%;出口金额为3.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3%。
同时,花炮行业受“禁放令”和疫情双重影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全面实施,全国200多个城市出台了“禁放令”,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正处于农历新年期间,“禁放令”与居家禁令限制了今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销售情况。以花炮产业重镇浏阳为例,1-6月浏阳市花炮产业实现总产值85.5亿元,同比减少28.9%。其中国内销售额55.6亿元,同比减少27.8%。
5
信息服务终端制造及销售:需求升级迎来新机
一是电视机制造。中国彩电行业原本就处于需求下降的长期压力之下,疫情的爆发使行业发展更是雪上加霜。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2089万台,同比下降9.1%,零售额516亿元,同比下降22.2%。进入到6月之后,中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人民生活恢复正常,消费迎来回暖,加之618促销作为上半年线上最大的促销活动,为消费释放提供机会,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618促销期间,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达330万台,同比增长30.9%。整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规模呈现V型恢复走势,疫情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二是音响设备制造。疫情在短期内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上游芯片产能紧张、电子器件涨价明显,但随着全国各地逐渐复工复产,行业上游供货紧张的状态得到缓解。部分高端电子元器件对日韩依赖度较高,若疫情长期持续,海外供应商因疫情停工或出货放缓,虽然采用国内替代方案会带来供应趋紧、成本提升等风险,但总体供应端较为健康,对行业生产的影响基本可控。
在研发端方面,研发方向受疫情影响加速。疫情是“危”,其中也蕴含着“机”,必将加速我国电子音响行业的研发方向,掀起新一轮创新浪潮。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针对大健康、远程办公、远程教学、智能机器人等消费电子产品将出现一波爆发式增长。行业部分企业将向大健康产品、个人随身设备扩张。远程办公、远程教学设备将得到升级。比如手机视频会议系统、智能音箱等产品,将会通过语音识别技术、音频编解码技术等的助力,实现新一轮的产品升级。
三是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正处于上升期的中国可穿戴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761.6万台,同比下降11.3%。其中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486万台,同比下降5.5%,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76万台,同比下降33.3%。令人欣喜的是,上半年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继续保持了2019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行业的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方向探索,以内需为基点的多元发展
1
需求端,国内国外相互促进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总基调,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6年的9.3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1.1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16%,呈高速增长态势。同时,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消费增长点加速形成,国内消费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闭关锁国,更不是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以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大类为例,其中大部分高端部件和芯片高度依赖进口,文具、玩具等商品出口份额也比较高。因此,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的同时,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国内和国外市场相互促进。
图4 2013-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及比重(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
渠道端,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商场、超市等线下门店遭遇冲击,客流量大幅缩减,线下门店纷纷发力线上渠道,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入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经营会员微信群、提供无接触服务,通过开拓多元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以晨光文具为例,疫情期间入驻了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平台,并在饿了么平台进行直播,不同的消费者和消费场景需要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满足,外卖平台则可以触及到天猫、京东等平台无法满足的消费场景和需求。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6个方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工信部也表示,正在加快5G技术推广应用,推进5G+VR全景虚拟导购云平台等应用场景,助力新型消费发展。
3
技术端,自主引进两手齐抓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被看成是对立的关系,认为引进外国技术背离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然而,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二者对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全球产业链分工日益精细的当下,不能一味地纠结技术是自研还是引进。以智能音箱设备为例,芯片方面,英特尔和高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在语音识别方面,国内厂商科大讯飞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是业内绝对的龙头企业。由此可见,在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大类的诸多细分行业之中,一方面需要继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满足国内文化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强调通过不断的自主研发增强中国文化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4
结构端,中小企业统筹兼顾
上半年中小企业经营遇到了诸多困难,新冠肺炎的爆发打乱了生产和经营计划,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导致出口订单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了国家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以文具制造业为例,目前我国文具制造企业数量达到了8000余家,但规模以上的企业仅有约1400家,中小微文具制造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八成。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是行业发展的必要补充,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因此,在市场结构方面,既要积极推动具备一定市场规模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合并重组,增强市场竞争力,更要妥善安置好中小企业,防范化解中小企业“倒闭潮”。
结语
总体而言,上半年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大类呈现出积极向好趋势。文具、花炮以及玩具等文化消费终端生产面临消费需求升级、环保政策收紧、国际疫情持续爆发等多重考验。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上半年远程办公与教学设备、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等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迎来了一定的增长。“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短期来看,疫情以及国际环境给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麻烦;长期来看,居民文化消费提质升级是产业发展的的必然趋势,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企业需要继续保持自身定力,贯彻既定的发展战略,做好下半年及更长时间内的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20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6.2%》[EB/OL].http://www.gov.cn:8080/xinwen/2020-07/31/content_5531440.htm
[2]范周,《消费回补与市场重塑:后疫情时期的文化消费趋势探析》[EB/OL].https://www.sohu.com/a/399892783_182272
[3]范周 王硕祎 林一民 宋立夫,《疫情过后,重塑市场的“新消费形态”》[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1712026735818250&wfr=spider&for=pc
[4]腾讯网,《疫情四大冲击,给文具行业带来多大影响?》[EB/OL].https://xw.qq.com/cmsid/20200408A0P7T000?f=newdc
[5]广东玩具协会,《中国玩具产业运行情况报告——疫情影响与未来发展》[EB/OL].https://www.sohu.com/a/411804823_100206161
[6]奥维云网,《2020年上半年中国彩电行业市场总结》[EB/OL].http://homea.chinairn.com/news/20140801/135549819.shtml
[7]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受疫情影响报告》[EB/OL].http://www.audio160.com/news/2020/4/2020_1_55805.htm
[8]IDC中国,《近亿台出货量!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开局艰难,后期增长可观》[EB/OL].http://www.elecfans.com/wearable/1183568.html
美编 | 赵航
往期 · 推荐